六年前,俄羅斯中鋒蒂莫菲·莫茲戈夫從未想過自己能在自由市場上拿到一份4年6400萬的合同。當他和湖人總經(jīng)理米奇·庫普切克坐在一起簽訂了合同之后,他開心地驅車從邁阿密開到了奧蘭多,只為了帶自己的經(jīng)紀人去參加一個慶祝晚宴。
這份合同立刻就成為了當時NBA世界里的巨大話題,為一個三流中鋒開出千萬合同看起來非常“特別”,有一半人認為湖人瘋了,另一半人認為這就是新時代的信號。
后來事實證明第一種人的判斷沒錯,莫茲戈夫實際上只在后來的兩年里打了85場比賽就離開了NBA,但你也不能說第二批人的判斷就錯了。在那個夏天,NBA簽訂了新的電視轉播協(xié)議,讓所有球隊的工資帽都上漲了大約30%,以至于一支73勝的球隊可以簽得起凱文·杜蘭特。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大堆和莫茲戈夫情況類似的合同:魔術4年7200萬簽約俾斯麥·比永博、老鷹3年7100萬簽約德懷特·霍華德(他在火箭的最后一個賽季數(shù)據(jù)是13分11籃板)、奇才4年6400萬簽約伊安·馬辛米、森林狼4年6400萬美元續(xù)約戈爾吉·吉昂……
后來這里面提到的每支球隊都為自己的慷慨而后悔了,但在當時,莫茲戈夫的定價就不算獅子大開口,而是公道的“市場指導價”——你看,只要站在風口上,豬就是能飛的。
在莫茲戈夫離開4年之后,他身上發(fā)生的故事依然以另一個版本在NBA重演著。曾經(jīng)快船兜售一陣中鋒小喬丹卻換不到一個首輪簽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當下的聯(lián)盟已經(jīng)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我們正身處一個“選秀權不要錢”的版本。一位聯(lián)盟高管對此評論道:“重視‘未來規(guī)劃’的時代似乎已經(jīng)完全過時了。”
老鷹隊運營總裁特拉維斯·施倫克用3個未來的首輪簽(其中2個不受保護)和1個不受保護的首輪互換權從馬刺換來全明星后衛(wèi)德章泰·穆雷時,人們還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但當有關魯?shù)?middot;戈貝爾,包含4個首輪簽(其中3個不受保護)和1個首輪互換權的大交易發(fā)生后,大家再也沒辦法忽視聯(lián)盟如今的交易趨勢。
在過去10年里,一共有7筆交易里涉及了一支球隊付出三個或更多的未來首輪簽,這個數(shù)字可能比NBA歷史上此前所有這類交易的總數(shù)更多。這其中包含皮爾斯和加內(nèi)特去籃網(wǎng)、保羅·喬治去快船、安東尼·戴維斯去湖人、朱·霍勒迪去雄鹿、哈登去籃網(wǎng),然后就是今夏的穆雷去老鷹和戈貝爾去森林狼。
我們可以總結出來,此前這種All in式的交易一般發(fā)生在能夠隨便招徠自由球員、不在乎選秀權的大城市球隊或者已經(jīng)獲得一定成績,只差最后一塊拼圖就可以爭冠的球隊身上——而很顯然,老鷹和森林狼都不是這樣的球隊。
老鷹在去年打入了東部決賽,但他們上賽季的表現(xiàn)距離有競爭力相去甚遠,沒人能保證穆雷和特雷·楊兩名此前一直扮演持球發(fā)起角色的球員能配合無間;森林狼自2004年以后就沒有贏過一輪系列賽,他們?nèi)詈玫那騿T戈貝爾、唐斯和愛德華茲身上都有明顯的軟肋。這是兩筆豪賭式的交易,賭贏的概率要比賭輸小得多。聯(lián)盟中的幾位前臺高管使用了一個比“風險”程度更激烈的詞來抨擊最近亞特蘭大和明尼蘇達的交易:魯莽。
這就是時代的指引。你可以魯莽,但不能膽怯。自多倫多猛龍讓倫納德拎包入住拿到2019年冠軍、杜蘭特離開金州以來,NBA徹底進入了群雄割據(jù)的時代,那些球隊總經(jīng)理在騎勇大戰(zhàn)時代里當寶貝捂著的首輪簽在這個時代里光速貶值了:在一個有絕對領先者的聯(lián)盟里,像保羅那樣聲稱自己“就是要干勇士”的無畏者總是少的;在大家都覺得自己有機會能競爭冠軍的時代里,自然有更多的球隊會愿意為了現(xiàn)在而犧牲未來。寅吃卯糧不算什么,有些鵝城的稅已經(jīng)收到九十年以后啦……
而與此同時,內(nèi)卷的時代造就了更激烈的競爭。在如今的NBA里,讓任何一名球星在自己的巔峰期虛度光陰都是可恥的,如果你沒有努力表現(xiàn)出成為爭冠球隊的雄心壯志,那你將很可能失去你的基石球員。杜蘭特去年夏天剛和籃網(wǎng)續(xù)到了2026年,但只過了一個賽季,他就提交了交易申請。你很難向一位心灰意冷的超級球星描繪你的未來大計和美好藍圖,因為這個年代的球星根本不鳥你的那些畫餅。
在超級球星能掌控自己命運的時代里,奪冠窗口打開和關閉的速度比以往要快得多。對于那些豪賭的球隊來說,這并不完全是壞事:如果豪賭失敗,他們可以馬上從買方轉換角色到賣方,把自己的優(yōu)質(zhì)球星重新變成選秀權,就像籃網(wǎng)在哈登和西蒙斯的交易里做到的那樣。
沒有一位好球員能忍受連綿不絕的失敗和球隊管理層的小富即安,而單球星球隊在這個時代里也最為尷尬。像波特蘭開拓者和華盛頓奇才這樣的球隊在獲得第二名球星之前都沒法展示足夠的競爭力,而球星的存在也**隊沒辦法徹底擺爛,失去了在樂透中改變命運的機會。于是當今聯(lián)盟中大多數(shù)球隊都在目指補強——球員賦權帶來了更加急功近利的氛圍,而球隊老板會將這些來自球迷和媒體的壓力下轉嫁給球隊的總裁和總經(jīng)理。而當一支球隊的總經(jīng)理頂不住壓力決定All in,其他的球隊為了與之競爭也會跟進:如果你不想?yún)⑴c到內(nèi)卷中去,那你就只能接受被卷。
丹尼·安吉就是欣然接受被卷的一位球隊總管。正如莫茲戈夫6年前沒想到自己能在市場上掙這么多一樣,爵士一開始也沒想到他們能得到這么多資產(chǎn)。但丹安吉就是讓這一切發(fā)生了。我們都知道安吉是如何重建凱爾特人的:他在2013年扣動了扳機,送走了皮爾斯和加內(nèi)特,拿走了布魯克林籃網(wǎng)的一打選秀權。然后他依靠尋找自由球員完善了球隊的輪換陣容,通過那些選秀權確立了球隊的核心骨架,雇傭布拉德·史蒂文斯讓年輕球員們高速成長,在不到十年之后,現(xiàn)在凱爾特人距離NBA總冠軍只剩兩場勝利。
當你用這種方式成功過之后,你總會想把那一切再重演一次。安吉率先成功宰到了明尼蘇達森林狼,設立了一個全明星球員的市場價格標準,就仿佛那是新時代莫茲戈夫式的“市場指導價”。接下來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多諾萬·米切爾,如今他正在與各方的談判中為米切爾尋求和戈貝爾交易平級的交易籌碼。紐約尼克斯、夏洛特黃蜂和華盛頓奇才都在對這位25歲的明星后衛(wèi)趨之若鶩。如果交易成行,相信爵士會距離安吉計劃中的成功再進一步。
球迷們總是希望自己的球隊更有競爭力,擁有更多球星和更好的天賦,但如今這條路已經(jīng)狹窄又擁堵。安吉又一次敏銳地比其他人更早地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在所有人都顯得貪婪時,安吉率先選擇了恐懼,從而讓一支兩個月前因為輸給獨行俠而顯得走投無路的球隊煥發(fā)出了生機。當然,未來爵士的重建未必會一帆風順,想要重返強隊之林,他們需要耐心、決心、勇氣和一點運氣,但安吉的操作已經(jīng)給他們的重建打好了堅實的基礎。在這聯(lián)盟風向轉換的關頭,這頭老狐貍又用自己的遠見卓識給NBA其他球隊的總經(jīng)理上了一課:順應時代的人只能跟風,引領時代的人才能成功。